400-028-0148

全国免费服务热线:

400-028-0148

首页>新闻中心 > 法律解读 > 未成年人违规骑行:法律风险与责任解析>新闻详情
未成年人违规骑行:法律风险与责任解析
发布时间:2025-08-13 10:21:53
关于未成年人骑行年龄的核心法律条文主要依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七十二条,发布于2004年,至今有效。监护人的责任依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八十八条,自2021年起施行。
 
近年来,未成年人违规骑行电动自行车、摩托车甚至驾驶机动车的事件屡见不鲜,由此引发的交通事故和法律责任问题也日益突出。未成年人因年龄、认知能力和驾驶经验不足,极易酿成悲剧。

查看图片
 
【未成年人骑行的法律限制】
 
根据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相关规定:
1.驾驶自行车、三轮车:
未满12周岁不得骑自行车上路。
未满16周岁不得骑电动自行车(部分地区要求年满16岁并佩戴头盔)。
2.驾驶摩托车、机动车:
未满18周岁不得考取摩托车驾驶证(D/E/F证)。
未满18周岁不得驾驶机动车(含汽车)。
违反上述规定,未成年人及其监护人可能面临行政处罚,甚至承担民事或刑事责任。
 
 
【法律规范体系】
 
(一)基本法律规定
 
1.《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明确规定:
12周岁以下儿童禁止骑自行车上路
16周岁以下未成年人不得驾驶电动自行车
18周岁以下禁止驾驶机动车
2.《未成年人保护法》第16条:
监护人应当教育未成年人遵守交通规则,预防交通事故发生
 
(二)地方性规定
 
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更严格的规定:
北京市:禁止16周岁以下未成年人使用共享单车
深圳市:电动自行车骑行者必须年满16周岁并佩戴头盔
上海市:违规骑行行为将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未成年人违规骑行的法律风险】
 
1. 行政处罚
未成年人骑行电动自行车或摩托车,交警可扣留车辆,并对监护人处以警告或罚款(《道路交通安全法》第89条)。
若未成年人无证驾驶机动车,可处200-2000元罚款,并可拘留(但因未成年,一般不予执行,改由监护人担责)。
2. 民事赔偿责任
未成年人骑行造成他人人身或财产损害的,其监护人需承担民事赔偿责任(《民法典》第1188条)。
若事故严重(如致人重伤、死亡),赔偿金额可能高达数十万元。
3. 刑事责任(极端情况下)
若未成年人(16周岁以上)无证驾驶机动车并发生重大交通事故,可能构成交通肇事罪。
若家长明知孩子无证驾驶仍默许或提供车辆,可能被认定为共同违法,甚至涉嫌“危险驾驶罪”的共犯。
 
 
【法律是底线,安全是前提】
 
未成年人违规骑行不仅危害自身安全,还可能让家庭面临沉重的法律和经济负担。家长、学校、企业需各尽其责,共同构筑安全防线。加强对孩子的交通安全教育,避免因一时疏忽酿成大错。若您遇到相关法律问题,建议及时咨询专业律师,明确权利义务,妥善化解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