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28-0148

全国免费服务热线:

400-028-0148

首页>新闻中心 > 法律解读 > “政审”到底要审什么?>新闻详情
“政审”到底要审什么?
发布时间:2025-09-05 10:24:20
政审,即政治审查,是许多重要场合中不可或缺的环节。无论是公务员录用、入党申请,还是参军入伍、升学就业,政审都可能成为影响结果的关键因素。
 
在现代社会,政审(政治审查)作为一项特殊的制度安排,在维护国家安全和公共利益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其执行必须在法治框架内进行,平衡好公共利益与个人权利保障之间的关系。

 
【政审的法律依据与适用范围】
 
政审并非“随意审查”,而是有明确的法律依据:
● 公务员录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录用公务员需考察政治素质、道德品质等;
● 参军入伍:《兵役法》规定,应征公民需符合政治考核标准;
● 入党程序:《中国共产党章程》及发展党员相关规定,要求对入党对象进行政治审查;
● 其他情形:部分高校、国企、事业单位在招聘时也会设置政审环节。
 
 
【政审的常见内容与流程】
 
1. 审查内容
● 个人基本信息:身份、学历、工作经历等真实性核查;
● 政治表现:政治立场、遵纪守法情况、社会活动参与记录;
● 社会关系:重点审查直系亲属及重要社会关系的政治背景、违法犯罪记录等(注意:不同场景对亲属审查范围有差异);
● 其他特定要求:如报考涉密岗位,审查会更严格。
2. 流程概览
① 提交材料:个人履历、无犯罪证明、亲属信息等;
② 组织调查:通过面谈、函调、档案查阅等方式核实;
③ 综合评估:形成审查结论;
④ 结果反馈:通知本人或用人单位。
 
 
【热点问题法律解答】
 
Q1:亲属有犯罪记录,一定会影响政审吗?
● 法律视角:影响程度因岗位和犯罪性质而异。例如,严重暴力犯罪、危害国家安全犯罪等可能影响较大;普通经济犯罪或轻罪,影响相对较小。部分岗位仅审查直系亲属,部分则扩展至重要社会关系。需根据具体岗位政审标准判断。
● 建议:提前了解岗位要求,如实说明情况,避免隐瞒。

Q2:政审中发现材料不实,后果如何?
● 法律责任:伪造材料或隐瞒事实可能构成违法,严重者可被取消资格、记入诚信档案,甚至面临行政处罚。
● 案例警示:某考生伪造学历证书,政审中被发现后不仅取消录用,还被通报至征信系统。

Q3:政审不通过,有申诉权吗?
● 救济途径:若对政审结果存疑,可依法申请复核或申诉,要求说明不通过的具体依据和法律依据。
● 关键点:保留证据,理性沟通,必要时寻求法律帮助。
 

 
【政审改革趋势:从“一刀切”到“精准评估”】
 
近年来,国家逐步推动政审制度改革,强调“实事求是、精准认定”,避免因亲属问题“连坐”,更关注个人实际表现。例如,部分地区对非直系亲属的审查范围已适度放宽,体现“个人责任与亲属责任区分”的原则。
政审是严肃的法律程序,也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保障。理解其规则,依法配合审查,既是对规则的尊重,也是对自己负责。若您遇到政审相关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专业律师,获取个性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