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决合同无效起诉流程是由当事人向具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受理后对案件进行审查,确认合同的效力,认定为无效的合同自始至终都没有效力。
一、 判决合同无效怎么起诉
判决合同无效的起诉流程是,起诉方可以先向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交起诉状,写明确认合同无效的请求和理由。人民法院会审查案件事实是否清楚,被告是否明确来决定是否立案。民法典规定,无效的合同自始至终不具有法律效力,无效的合同是不需要解除的,当事人不需要履行合同的义务。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规定,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告;
(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条规定,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
二、 合同无效情况有哪些情形
合同无效的情形有以下几种:
1.行为人虚假意思表示签订的合同无效;
2.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合同无效;
3.无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合同无效;
4.违背公序良俗的合同无效;
5.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合同无效;
6.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三、 合同无效怎么终止合同
无效合同本身就是无效的,不具有法律效力,不存在解除一说。经法院认定合同无效即可。因为无效合同会导致合同权利义务的终止,合同就会自然解除。如果认定的合同无效,可能需要到法院提起诉讼的方式,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六条
人民法院应当保障当事人依照法律规定享有的起诉权利。对符合本法第一百二十二条的起诉,必须受理。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作出裁定书,不予受理;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