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案通过调解高效化解矛盾,既保障了原告的核心权益,也为被告提供了分期履行空间。在承揽合同纠纷中,证据完整性、违约成本预设及灵活的解决方案是胜诉的关键。体现了司法实践中“案结事了”的价值导向。

【案件分析】
(一)基本案情
2025年3月9日,原告与被告签订《微改造服务合同》,约定由被告对原告房屋进行装修,合同总价14700元,原告支付定金及工程款11760元。后被告施工进度严重滞后,仅完成部分工程,原告多次催促无果,遂诉至法院,请求解除合同、双倍返还定金、返还工程款、支付销售款、赔偿租金及管理费。
(二)焦点问题
1.合同解除的条件与方式是否合法?
2.定金罚则与工程款返还能否同时主张?
3.损失赔偿的范围如何确定?
【诉讼经过】
四川融创律师事务所钱启芳律师从立案到调解全程紧密跟进。我们深入分析合同细节与违约事实,精准锁定被告工期逾期、擅自处置材料等关键问题,并围绕定金罚则、损失赔偿等焦点制定周密策略。面对定金比例超出法定上限等复杂情况,我们通过债务重组与证据补强,有效规避司法风险,同时以“分期履行+加速到期”条款平衡效率与执行保障。在整个过程中,我们不仅为原告争取到12,300元债权的全额确认,更通过LPR四倍利息与违约加速机制,为后续执行筑牢防线。每一步都体现融创律所“专业、责任、共赢”的服务理念,用行动守护客户的合法权益。
【案件结果】
本案通过调解结案,体现了效率优先、风险可控的解决思路:
1. 解除《微改造服务合同》;
2.被告分期向原告支付12300元,分三期于2025年11月至2026年1月间付清;
3.若被告未按期履行,则原告有权按原诉讼请求扣除已付款项后申请强制执行,并自起诉之日起按LPR四倍计息;
4.案件受理费由被告承担。
【法律要点解析】
1. 合同解除与违约责任
本案中,被告未按约定完成工程,构成根本违约,原告有权解除合同。调解协议明确解除合同,符合《民法典》第563条关于合同法定解除的规定。
2. 定金罚则的适用
原告原诉请“双倍返还定金”,调解中虽未完全实现,但通过“分期支付+加速到期+利息惩罚”条款,实质上保障了原告的权益,体现了违约责任与经济补偿的平衡。
3. 分期履行与履约保障
调解协议设置了分期履行+加速到期条款,即一旦被告未按期付款,全部未付款项立即到期,并自起诉日起按LPR四倍计息。该条款有效增强了调解协议的约束力,防范被告拖延履行。
4. 执行风险提示
调解书明确载明:若被告未履行,法院可依法采取限制高消费、列入失信名单、罚款、拘留等措施,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这为原告提供了强有力的司法保障。
【法律适用】
根据《民法典》第563条、依据《民法典》第587条、《民事诉讼法》第97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25条的规定。
【风险提示】
1.业主维权要点
● 留存施工进度记录、沟通凭证及付款凭证;
● 主张损失时需提供租房合同、物业收费单等直接证据。
2.施工方合规警示
● 增项需书面确认,避免口头约定;
● 处置业主财产前必须取得书面授权。
分享到:


